老人捻须颔首,“你我普通百姓都是作此想法,展将军更是不畏蛮族,势要守卫我大虞国土,但是偏偏朝中有人不是这么想的。
当今圣上一听闻西蛮军两倍人马压境洺潼关,立时便着了慌,朝中谈和之声四起。
左丞相赖悯生惯常善于揣摩圣意,此时便极力推荐自己学生兵部侍郎籍方前往洺潼关与西蛮人谈和。
天子本就心慌,在朝中一干文臣极力怂恿之下,便下旨由籍方前往洺潼关与西蛮议和。
”
那孩童双手捧着脸,此时问道:“展将军知道了么?”
老人叹一口气,“展将军自然会知道的。
那籍方到了洺潼关,以钦差之名手握圣旨让展将军停战,自己亲去见了西蛮军首领,向对方许下金银财帛、猪牛牲口无数,还愿以公主和亲,嫁与西蛮新即位的通达王蒙暨,随后又以左相赖悯生之名,私下赠与敌军首领十名中原美人。
西蛮军侵犯我大虞,本就是冲着财帛美人而来,他内乱之后,国库自然也是空虚,开战乃是无奈之选,此时听闻大虞天子求和,便未一口拒绝,而是同意暂时停战,通报通达王后再做定夺。
”
人群中有见识广些的中年汉子闻言问道:“我听闻此战西蛮不久之后便退了兵,就是那通达王同意了议和?”
老人一声冷笑,“哪里这么简单?那西蛮首领向籍方转达通达王之意,说议和可以,但是除了那些金银财帛、公主美人之外,还有一个条件,那就是要展孝年展将军拿命来换!
”
“呀!
”那孩童轻呼一声。
老人继续说道:“这通达王继位之前,本是西蛮南壤部落一名小王爷,他有一个同胞兄弟,曾经命丧展将军尖枪之下。
这许多年来,那通达王心心念念的,就是要替兄长复仇。
这一次机会千载难逢,西蛮与大虞内外勾结,竟是要置这位一身忠肝义胆的老将军于死地。
”
有人急切道:“皇帝岂能同意?“
老人摇了摇头,砸吧一下烟嘴,“一开始皇帝自然不同意,然而有那奸相赖悯生,竟对皇帝说展孝年有谋反之心,说籍方入了洺潼关,惊觉此地驻军只识展将军而不识皇帝,只闻展家军之名而不闻大虞军队之名。
展孝年若是赶了西蛮军离开洺潼关,怕是接下来就要挥军东上,直捣皇城了。
皇帝登大位不久,思虑也浅,再加上宠妃赖如吹了不少枕头风,越发相信展将军要反,便应了赖悯生,让籍方与西蛮军里应外合,除掉展孝年,之后再两军议和。
于是籍方这留在洺潼关中的尖细,与西蛮首领串谋,假意让西蛮军开始攻城。
而展将军对此战早有计议,西蛮军攻城时,亲率了五千精骑,自洺潼关右侧天险狭道绊马坡绕出,出其不意要攻其右翼,打算扰乱敌方阵脚便立即后撤,在那绊马坡道旁布了伏军,以防对方追击。
却不料籍方将展将军此战计划一字不漏泄露给了西蛮首领,此战西蛮人攻城是虚,设了埋伏剿杀展将军为实!
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