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大洋已经全面退出市场流通了,那么是不是对于民间私藏的大洋要进行清剿呢,南方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清剿,不过清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,甚至为了清剿黄金白银,还发生了不少冲突,打死了不少人。
至于达官显贵,谁敢管,谁敢问,倒霉的都是老百姓罢了。
不过这里是北方,他们的管理几乎伸不进来,再加上东洋也不愿意让他们收缴民间的金银,所以很多地方阳奉阴违,几乎没有任何结果。
但是躲得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,大家手里的金银没有被南边拿走,反而被小鬼子给清剿了。
小鬼子全面占领旧直隶地区之后,成立另一个联合银行,强行发行了一种完全没有准备金纸币,叫联银券,用来取代所有的纸币,在枪炮的威胁下,很快其它货币就全都没影了,包括法币。
只有小鬼子势力还没有完全控制的租界,依然承认法币的合法货币地位,其他地方的法币就是一张废纸,从来不存纸币的张平又一次小赚了一笔。
小鬼子发行联银券,目的也是为了搜刮民间的金银,所以,比南边更加暴力的金银清剿来了,他们采用的就是杀一儆百的策略干的,只要抓住一个私藏金银,不主动上交的,直接全家枪毙。
张平为了全家的性命,都已经把家里所有的金银全都拿出来,就等着小鬼子来收走了,结果小鬼子看到门口的牌子,连门都没进,直接就走了,让张平虚惊一场。
他为啥这么自觉,真的是害怕啊,有个小老板,把十八根金条,砌进墙里了,照样被小鬼子搜了出来,而且一家十八口一个不剩全都杀了,两个奶娃娃都被用刺刀穿了血葫芦,小鬼子把扫雷的设备拿来找金银了,找不到才怪呢,有个人把一罐子大洋藏到了土灶下面大半米深,都被搜了出来,张平不认为自己比他们这些人厉害,所以为了全家的性命,他直接把金银全都摆了出来。
没想到人家根本就没有进门。
虽然说联银券没有准备金,而且小鬼子也不是很上心,但是一开始币值还是很稳定的,和法币差不多。
其实,联合银行也支持法币兑换联银券,不过各个银行营业点都说联银券兑换量有限,每人每次可以兑换的联银券是有限的,实际上就是东洋人也不想要法币。
这一片流通的法币是中行为主,交行为辅,南边则是以中央银行为主,图案都不一样,所以北边的法币到了南方,人家不一定认,小鬼子收上去,也不怎么好花,所以就通过限量兑换的逻辑,尽量少收。
老百姓手里一大堆法币,直接全都成了废纸,至于说四五年以后再用,以大队长的尿性,八年之后的法币和现在的法币能是一个概念吗。
不过这一次兑换,可是针对所有人的,反正是废纸换废纸,所以限量只是针对老百姓的,对于那些显贵,基本没有限制。
所以就衍伸出来一个奇葩的行业,换币中人。
主要就是以帮派分子为主,老百姓自己去银行换不出钱来,但是他们能啊。
所以他们就对外宣传,他们能完成兑换,而且还不限量,就一点,他们得收个手续费,也不多四成。
这么高的手续费,他们生意依然忙到起飞。
没办法,用一百块钱换五十块,不好接受,但是相比于,换不出来,直接变成废纸,还要好不少的。
这还是津门的收费标准,京城更高,直接要六成,闫家在这一次换币风潮中赔大发了,他们这种店铺,不满足洋大爷的不限量要求,所以哪怕是全家大小齐上阵,也换不出多啥钱来。
最后只能联系了帮派分子,不过他们毕竟也不是普通老百姓,所以帮派分子就给了一个优惠,人家直接要一半,减了一成。
闫家可是在这一次货币兑换里,吃了大亏了,最后能回来一半就不错了。
贝勒府里住的几家人家,运气也还行,小鬼子根本就没有进门,所以很多人都保留了不少金银财宝。
何大清也算是老倒霉蛋了,他就有点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,居然天真的觉得他藏的严实,小鬼子肯定找不到呢,所以没有任何坦白的计划。
结果可想而知,他以为的保险,根本没有抗住小鬼子的简单搜查,弄出来金银之后,枪口直接顶到了一家三口的脑门上。
这个时候,就看出,何大清平时的投喂没有白废,他平时投喂的那家老太太,一看三把枪顶到脑门上了,直接就拿着自己的侨民证招呼了领队的小鬼子,这才算把糊弄过去,不过金银肯定还是都拿走了,但是一块钱的联银券都没有收到。
为啥,既然废除了银元的流通性,那么私藏银元就是犯罪,他们只是没收违法资产,肯定不会考虑给你钱买断了。
这一下何大清媳妇也知道了这个小老太太的威力,所以对于何大清在给人送东西,不仅没有郁闷,反而挺支持的。
当爹的从外面带回吃得来,老婆孩子没有享受到,反倒是几个邻居吃的满嘴是油,而他妈居然没有意见,反而支持何大清的行为,这件事持续了很多年,对何雨柱的童年影响非常大,这也为他以后的行为打下了基础,但是他却从来都没有想过,他的邻居和他爹的邻居能是一码事吗。
金银没有了,而他就一个普通人,也没有联系帮派分子,兑换的钱本来就不算多,何家算是狠狠地过了一波苦日子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