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了几日,陈大奶奶的信又来了,明珍记忆力越来越差,连杜嬷嬷也认不得了,饭也不记得吃过没吃过,她似乎真的借着火麻,把所有的一切都忘了个干净。
而宪哥,他愿意跟着那对夫妻回去,却要等明珍的事完了……
五奶奶晓得之后,便动身回淮安老家看看明珍,看看明珠以及三太太。
八月初八,大吉,宜嫁娶,宜搬迁,总之是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。
这一日,忙了两个月的楚二夫人细细打扮了一番,带着小黄氏忙于七爷娶媳妇的大事。
因花轿绕一条街就能抵达,又按照京都媒婆所说,过了午时在抬进门,是以正席也安排在了晚上,倒是京都大多都晓得这样的习俗,因此赴宴的大队伍几乎是过了午时才赶来。
秦氏、明玉、楚云飞作为本族亲戚,上午就到了。
楚云飞在外头应酬,秦氏、明玉便在里头。
上午宾客不多,还去看了新房。
楚二夫人倒是一点儿也没马虎,新房布置一新,门窗上的油漆都是新刷上的。
七爷穿着大红喜袍,相貌堂堂、玉树临风,惹得众位夫人连连称赞。
楚二夫人脸上就露出骄傲的笑来。
倒是没瞧见一早就来贺喜的吴氏,得闲问了一句,小黄氏撇撇嘴很不在意地道:”
早就回去了,说是五爷屋里那个小妾动了胎气,胎相有些不稳。
“
后面的话明玉却是没听清,外头传来一阵热闹喧天的爆竹声。
爆竹声过后,便是喜庆的吹打声,有人嚷嚷:”
新娘子进门了!
新娘子进门了!
“
几个孩子是坐不住的,忙吩咐各自的乳娘、丫头带着去看热闹。
等拜了堂,一身红妆,披着鸳鸯大红喜字盖头的宇文氏被送入新房,外头喜庆的吹打间隔着传来,没多久便到了开席时辰。
到一更天,宾客散了七七八八,七爷与宇文氏依了媒婆所言的吉时,行了最后的交杯酒礼。
红盖头被七爷用秤杆撩开,众人见七爷一直不苟言笑表现的十分沉稳,不由也安静下来。
哪知,红盖头撩开,本该羞答答的新娘子,却一直抿着嘴隐忍着笑,终于在看见穿着一身喜袍的七爷,没忍住”
噗嗤“一声笑出声。
这一声笑出来一时就忍不下去,大伙见新娘子不羞涩,又被她发自内心高兴的笑容感染,亦纷纷笑起来,连七爷也扯了扯嘴角。
那媒婆反应也快,见大伙都笑,竟临时改了吉祥话儿,扬声道:”
一笑到老,举案齐眉。
“
却是没想到,这话很快就在京都传开,竟有人效仿起来,此是后话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